誰知道這裡會有廣告?從消費者生活出發的原生創意
誰知道這裡會有廣告?從消費者生活出發的原生創意
2015/9/8/星期二
流動、碎片化的傳播環境,「這概念要用在哪些地方會比較有人看到?」 大家都在想,即使已經有了一個很有梗、很有insight、可以解決品牌問題的idea,但要將這些創意呈現在哪些管道、工具上才會讓更多人看到、玩到、點擊、分享、擴散?兩種方向常被執行,一為集中所有資源,以電視廣告的傳播方式來思考,不論最後出現在電視或是網路上,另一仍然以影音為主,換了以網路使用者偏好的敘事手法來思考,但兩種方向的產出仍然為影音,仍然為「廣告」。
原生廣告的重點在其為「消費者體驗的一種」,不論是透過哪種形式,也就是在「不察覺這裡竟然會有廣告」的環境、平台,或是在消費者原本的消費、媒體使用行為中,自然而然接收到品牌訊息,一連串的過程就是原生;如此,原生廣告的重點應不能只是放在廣告或是內容,而需要先回到品牌所面臨的問題:
- 想要接觸/拓展哪一群人?
- 他們在哪裡?
- 他們喜歡做什麼?
- 我們的產品或品牌如何融入到他們熱衷的事當中?
先釐清問題後,才可以知道「要到哪裡去原生(native connection planning」,以及「用什麼內容來原生(native content planning)」;以下兩個案例即可知,先意識品牌問題,再來佈局所謂原生廣告,才有可能是真正達到原生的意義:
讓產品融入到環境的原生創意
文/Vincent Chang
她說寫作是一種治療
————————————————————–———–———–———––
歡迎你加入我創立的Facebook網路行銷數位策略站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505396429638858/
我會常常在社團中分享一些有價值的網路行銷相關資訊
歡迎你加入一起交流。
而且還要送你一份大禮,共33本網路行銷、網路創業電子書
加入社團後就可以下載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