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秘密2016

2016年1月22日 星期五

震驚:2015實體店陣亡名單公佈!

一、百貨篇。




 




1、百盛:外資第一店接連陷入關店風波




 




有著外資第一店美譽的馬拉西亞百貨商百盛商業集團,接連陷入關店風波中。繼北京東四環店宣佈停業之後,唯一一家位於天津的門店也將於2015年3月31日閉店。




 




公開資料顯示,從2012年至今,百盛至少已經關閉8家門店。在大舉關店的背後,百勝集團的業績狀況也不盡如人意,連續三年業績滑坡及利潤下降,讓這家曾經無比榮耀的百貨公司,被迫選擇轉型。




 




如2012年9月份,百盛上線自己的網上商城;2015年,百盛集團宣佈已通過全資附屬公司百盛商業有限公司就成立合資公司與馬來西亞餐飲品牌AUM訂立合資合同,在中國發展餐飲業務。




 












 




自我剖析:百盛一直有網購管道的規劃,但遺憾的是目前公司對於品牌資源的掌控有限,還並未大舉涉獵。




 




外界評價:除外部環境原因外,百盛集團未及時順應市場和環境的變化而作出調整,商業模式不創新或是屢屢撤店的根本原因。




 




2、瑪莎百貨:8月前將在華關閉5家店




 




在經歷大約連續四年的下滑之後,英國最大連鎖零售商瑪莎百貨(M&S)銷售額首次增長。




 




瑪莎百貨透露,截止到3月28日的13個周裡,其日用百貨銷量同比增長0.7%,結束了連續14個季度的下滑態勢。




 




但不得不指出的是,因中國市場在其國際業務中所占份額並不顯著,所以瑪莎百貨在發佈業績不久前確認,將於2015年8月份前關閉其在中國15家門店中的5家。




 












 




自我剖析:“我們對上海周邊二線城市的二級門店進行了細緻的評估,發現在這些地區我們的品牌知名度不高,因而我們決定關閉這些地區的五家二級門店,從而加強優勢,更專注於中國業務的未來發展。”




 




外界評價:“瑪莎一開始就是把它英國的模式搬過來,瑪莎百貨裡賣的都是自己的品牌。但是國內真正知道瑪莎百貨的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而它店裡的服裝對中國來講卻更適合四十歲以上的人來穿,所以它的品牌定位和服裝有一點差距。”




 




3、華堂:關閉北京所有赤字門店




 




自2008年以後,沉迷于價格戰的北京華堂幾乎沒有太多利潤。北京市場的關店是由於沒有做出特色。與成都市場相比,二者差距也在不斷拉大。




 




去年,華堂在成都市場再添一子,今年還將有新店開出。反觀北京市場,在過去一年時間裡,關閉瞭望京、西直門、北苑、右安門4家門店。




 












 




自我剖析:北京華堂錯失了2007-2008年最好的變革時期,這也造成不少優秀的供應商離開了他們。北京華堂將徹底放棄此前的價格戰策略轉向追求品質門店的經營。




 




4、尚泰百貨:成都店關閉意味泰國百貨品牌在華全軍覆沒




 




2010年,尚泰百貨在杭州萬象城開出首店。時隔一年,又跟隨萬象城來到瀋陽市場。在去年6月12日和12月31日,尚泰百貨分別關閉了這兩家店。




 




即將於下月閉店的成都店是尚泰百貨在中國市場的第三家店,開業不足三年便折戟。據瞭解,成都萬象城內的尚泰百貨共5層,面積達2.09萬平方米。收回面積後,成都萬象城將把該區域打造成時尚空間以複合業態形式呈現。




 












 




自我剖析:尚泰百貨與萬象城曾簽訂了三年扣點合作協定,如果繼續留守將轉換到租賃的經營模式,經過成本核算後並不划算因此退出。




 




目前決定暫停中國區的業務,但是會持續關注中國市場,在合適的時間以購物中心或者收購的形式再度進駐。




 




外界評價:對於本就在中國市場發展坎坷的外資百貨來說,目前的行業壓力與市場環境更是一場磨難。在一份記錄去年內外資百貨閉店情況的對比分析中,外資百貨閉店數量以57.89%的占比高於內資百貨15.78個百分點。




 




從關店城市分佈來看,一線、沿海城市高於內陸城市,這也是百貨企業一般優先考慮的擴張路徑。由於北上廣深商業市場競爭過於激烈,也有後來者選擇了二線城市的突圍計畫。不過從目前來看,效果均不夠理想。




 




5、萬達百貨:大舉關閉10店,壓縮部分樓層




 




涉及關閉的萬達百貨位於寧波、青島、瀋陽、蕪湖等城市,而涉及壓縮百貨樓層的萬達百貨則位於無錫、廈門、青島、煙臺、常州等地區。目前,部分門店已開始啟動調整。




 












 




外界評價:城市新區和中小城市的招商壓力使得萬達不得不建立自有主力店品牌作為主力店來為確保招商“撐場”,甚至“填場”。




 




這些主力店除了萬達百貨還有萬達院線、萬達酒店、萬達寶貝王、大歌星KTV等,當其定位為支持招商時,盈利能力就是第二位的,而地產開發與銷售業務對於商業運營的交叉補貼也是順理成章的。




 




而交叉補貼式的利益輸送也是萬達集團各業務板塊、各業態之間形成左右手互搏、在上市過程中屢被詬病的焦點之一。




 




6、樂匯百貨:關閉最後一家門店




 




天津津樂匯百貨於5月10日停止運營。此次閉店後,意味著市場中將再無津樂匯百貨。此次停業的是1-4層津樂匯百貨部分,津匯廣場內5層和地下1層的餐飲部分將繼續營業。




 




金瑤控股曾在天津、北京以及重慶三地建有津樂匯百貨門店,其中重慶和北京的門店已先後於2010年4月及今年3月關閉,此次關閉的天津津樂匯是市場中僅存的一家津樂匯百貨門店。




 












 




外界評價:從外部環境來看,隨著消費者消費習慣的轉變,注重體驗業態的購物中心對傳統百貨企業造成分流;另一方面,電子商務的快速崛起,也讓傳統百貨行業承受頗多壓力。對於依然倖存的傳統百貨企業來說,現階段的當務之急是加速轉型。




 












二、超市篇。




 




1、蔔蜂蓮花:佈局失利,去年關閉兩店今年或關一店




 




去年以來,蔔蜂蓮花已相繼關閉了上海蔔蜂蓮花天山店和北京蔔蜂蓮花望京店兩家店,目前蔔蜂蓮花在華總門店數共77家。




 




早前2月27日晚間,蔔蜂蓮花有限公司刊發2014年的業績公告。期內,集團錄得公司股東應占虧損淨額為5840萬元,2013年則虧損9680萬元,虧損改善主要由於毛利率增加及嚴格支出管理抵銷其他收入淨額下降的影響。




 












 




自我剖析:公司將繼續擴張零售網路,於2015年新開至少5家店鋪,大部分位於可支配收入增加及競爭較不劇烈的三四線城市。




 




外界評價:或主要是其佈局上有所失利,導致規模及協同效應難以體現。




 




2、樂購:山東6家商城全關店,被指全面中國退市開始




 




入駐山東的6家樂購商城,已確定全部關閉。分別有已關閉的濰坊濰州店、東營東二路店、青島人民路店、濟南東二環路店、青島即墨店和將併入華潤萬家的濟南經四路萬達店。




 




去年5月華潤萬家與樂購(中國)業務進行合併,合併過後,華潤萬家持有80%的股份,樂購持有20%的股份。樂購將把目前在內地經營的135家門店及19家購物商場注入合資公司,並全改為“華潤萬家”。




 












 




自我剖析:樂購在中國的佈局頗具規模,出現一些過度投資的現象,合併之後華潤方面會關掉少於10%的Tesco樂購店鋪。




 




3、沃爾瑪:將關閉30%中國門店




 




在截至2014年10月31日的財季中,沃爾瑪中國區的毛利下滑。沃爾瑪表示,這受到了中國零售通縮壓力的影響。沃爾瑪表示,將關閉約30%的現有中國門店,而沃爾瑪目前在中國擁有400家門店。




 












 




外界評價:洋超市對華市場變化和反應速度比本土超市遲緩,且租金優勢不再,我們認為是導致他們江河日下的主要原因。




 




大部分洋超市90年代的時候進入中國,政府給了很優惠的租金政策,拿地很容易。但是最近租約到期,租金成本不斷攀升,他們的運營成本也隨之逐漸升高,這是很大的成本壓力。




 




第一階段他們有政策優惠所以擴張得比較強勢,過於注重擴展速度和數量忽視了門店選址的精確度,所以埋下很多隱患。比如家樂福就是選址不夠謹慎的例子,沃爾瑪則是收購上不謹慎的例子。




 




4、人人樂:2014年關18家門店,將轉型社區超市




 




人人樂發佈公告稱:“由於可比門店銷售出現加速下滑,為進一步減輕虧損門店給公司帶來的經營壓力,公司經慎重評估,在三季度報告披露後新增關閉了7家虧損門店,增加關店損失約8440萬元。”再加上此前三個季度,全年關店18家門店。




 












 




自我剖析:大賣場業態隨著人工、地租的上漲已經很難生存,我們決定轉型社區超市。但我們過去的傳統業務不是社區超市,其產品品類肯定少於大賣場,經營方式與大賣場有所不同。去年主要是摸索階段,效益暫時還不明顯。




 




三、購物中心篇。




 




1、新華都購物廣場:去年營收同比減少,導致關4店




 




2014全年,公司新開門店10家,關停4家,截止2014年12月31日,公司門店總數為127家,其中百貨8家(經營總面積約11.47萬平方米)、百貨超市綜合體1家(經營總面積約3.3萬平方米)、超市118家(其中6,000平方米以上的大賣場共53家)。公司連鎖門店面積近95萬平方米,平均單店面積達7,477平方米。




 












 




自我剖析: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擴張等影響,零售業態結構、經營模式乃至整體格局都出現了新的調整變化,為此,公司積極從傳統零售向與電子商務融合轉變,與阿裡巴巴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做大做強電子商務產業,促進公司傳統零售與電子商務的全面融合。




 




四、餐飲篇。




 




1、麥當勞:今年將在中國關80店




 




今年初,由於麥當勞在全球業績不佳,其全球CEO被撤換。今年一季度,它的淨利又大跌32.6%,最近麥當勞宣佈,今年將在全球關閉700家店,其中在美國和中國關閉表現不佳的220家門店,其中中國80家左右。




 












 




外界評價:另一洋速食巨頭肯德基經營狀況也一般,去年在上海也有店面關閉,濟南泉城路的一家店也關了。只不過兄弟品牌必勝客盈利能力不錯,能攙扶著肯德基,勉強能繼續維持。




 












2、咖啡陪你:高速發展背後欠款欠薪關店的困境




 




日前咖啡陪你陷入資金斷裂、拖欠工資、高管離職、股東暗鬥的負面消息中,品牌形象大打折扣。自2012年進軍中國市場,咖啡陪你如今在全國已開設近600家門店,並計畫今年繼續開店400家。這一開店速度已可以和在華發展16年的星巴克一較高下。




 




據統計,濟南、廈門、重慶、貴陽、杭州多城市出現咖啡陪你店面關閉潮。在品牌方無暇顧及加盟商經營狀況的不利條件下,部分加盟商選擇自行進貨、研發產品進行“自救”。日前傳出貓屎咖啡欲接盤咖啡陪你的消息,但雙方仍有矛盾亟待解決。




 












 




外界評價:咖啡廳門店擴張速度不應太快,品牌的良好運營需要在管理上給予更多重視。




 




3、金漢斯:瀋陽五家門店悄然關閉,北京僅剩西直門及亞運村兩家門店




 




漢斯源於國內首創的“漢斯鮮釀啤酒”,成立於2001年,2002年左右進入瀋陽,作為最知名的連鎖烤肉店品牌之一,輝煌時的金漢斯在全國擁有80多家分店,其中,僅在瀋陽就有6家門店,但如今已有5家悄然關閉。




 




據瞭解,原本金漢斯在全國分為南方、東北和北京直屬三個大區,每個大區由一名區域總經理管理,但管理無法跟上門店的快速增長。可以說,原先的標準化部分流於形式、部分被執行得離題萬里,完全與金漢斯的定位和優勢背道而馳。




 












 




外界評價:金漢斯門店的組團關門,只能說是一個個案,與其自身的服務品質、價格以及環境等都有很大關係。




 




五、服裝鞋履篇。




 




1、佐丹奴:2014年關190家,淨利潤大幅下降38%




 




休閒服裝品牌佐丹奴3日發佈2014年業績報告稱,公司銷售額為55.45億港元,較2013年的58.48億港元下降9%,淨利潤大幅下降38%,至4.08億港元。截止去年底,門店數為2452間,較去年2642間減少190間。




 




對此,公告中披露:“本年度,我們進行店鋪裝修以提升品牌及淘汰無利可圖之店鋪。由於重組店鋪組合,我們在中國大陸關閉的店鋪比開設的多200間。”其中,重組店鋪中明確關閉的店鋪達到60家。




 












 




自我剖析:中國大陸服裝市場整體增長估計為11%。中國網上銷售增長,加上大型基建項目使新高檔購物商場不斷增長情況擴散,使競爭環境呈現極端價格競爭。2014年初農曆新年期間銷售額疲弱,其後三個季度回升,帶動可比較門市銷售額略有增長。




 




2、波司登:“寒冬”危機——貼牌加工關店超3千家




 




波司登作為中國本土最大的羽絨服生產商,忙著收縮傳統管道,從2014年3月31日至9月30日的6個月中,馬不停蹄地關閉了3436家羽絨服零售網點,而在之前的2013年,其已經關閉1357家羽絨服銷售網站。




 




代工業務每年為波司登帶來數億營收,與這些看得見的真金白銀相比,另一個層面的損失卻十分隱蔽—波司登貼牌加工的GAP、BOSS羽絨服卻在中國爭奪原本屬於波司登的市場份額。




 












 




外界評價:波司登陷入了“中國製造”的普遍困境—以高企的成本、微薄的利潤為代價,親手為國際品牌提供了爭奪市場的武器,而自己的品牌則被這些合作者逼迫到了牆角。




 




3、百麗:門店規模下降,一季度零售網點減少167家




 




百麗國際最新公佈本財政年度第一季度(3月至5月)零售營運資料顯示,這家中國最大的鞋履生產和零售公司在內地零售網點數目淨減少167家,而其鞋類業務銷售同比下降7.8%。此前,門店規模一直是百麗國際的優勢所在。




 




資料顯示,在2011年開店最為“瘋狂”的日子裡,百麗國際平均每天都會新開2~3家店鋪。




 












 




外界評價:在市場飽和、成本上漲、電商持續性衝擊等諸多因素的共同掣肘下,女鞋品牌單純走規模化、拼產能降成本的粗放式發展模式已經行不通。




 




六、便利店篇。




 




1、7-11:入川4年未盈利 去年關店近30家




 




7-11入川後,截至目前,只在成都開設有門店。此外,7-11在四川發展節奏與行業走向十分一致,最“鼎盛”時7-11在成都曾開店近100家,而截至2015年初已收縮至60餘家。2015年內,7-11計畫在成都再擴大加盟店數量,爭取再開店20家。




 












 




外界評價:零售業是地域性極強的行業,國際零售品牌在異地擴張時往往當地語系化做得不夠,而難以被當地市場完全接受。




 




透過這數據,你有沒有感受到什麼氣息?
















————————————————————–———–———–———––

歡迎你加入我的Facebook網路行銷數位策略站社團

加入社團後馬上送你3大贈品

加入後可立即下載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505396429638858/

 

Home | Blogging Tips | Blogspot HTML | Make Money | Payment | PTC Review

日賺250美金學院 © Template Design by Herro | Publisher : Templatemu